宣布胜选!美国将迎来2.0特朗普时代
北京时间11月6日下午,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于6日凌晨宣布赢得2024年总统大选。
在竞选期间,特朗普曾提出计划,将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商品加征10%至20%的关税,并特别针对中国商品加征高达60%的关税。这一政策主张引发了业界对于电商贸易可能受到影响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北美市场已成为中国跨境电商拓展海外业务的关键区域。据霞光智库发布的《中国跨境电商北美市场研究》报告,北美地区在中国跨境电商海外市场中的占比高达39%,位居首位。此外,北美电商市场规模约为欧盟的三倍,且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在此背景下,Temu、TikTok Shop、SHEIN等跨境电商平台纷纷加大在北美市场的投入,带动了众多中国品牌和商家走向世界。
而随着特朗普“回归”,知名经济学者坦言,中国跨境电商和品牌出海可能在短期内因加税问题遭受打击。
世界贸易风险增加
全球贸易环境面临动荡
特朗普长期将美国商品贸易逆差视为重大经济问题,并坚信外国产品的涌入剥夺了美国人的工作机会。
若其再次当选,他可能会兑现竞选承诺,推动制造业和工业回流美国,并对进口产品实施高额关税,甚至对所谓的“竞争性国家”征收高达60%、100%乃至200%的关税。
此外,关税的征收范围可能不仅限于这些国家,还可能扩展至美国的盟友,如德国、日本、韩国及加拿大。此举无疑将增加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尽管自由贸易协定可能为贸易提供一定的保护,但关税上调的风险仍然显著。
国际关系不确定性加剧
特朗普在外交政策上展现出强烈的现实与功利色彩,经常抱怨北约和其他盟国占美国的便宜,并可能再次上演“退群”戏码。
他秉持“美国优先”和“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理念,认为美国没有义务为北约欧洲国家和其他盟友提供安全保障,甚至以经济利益为考量来评估同盟关系,这引发了盟友对美国承诺可靠性的担忧。
特朗普的外交政策还可能动摇二战后建立的集体安全和大国协商机制,增加地缘冲突的风险,并可能引发大国间的军备竞赛,使国际局势更加复杂和紧张。
中美贸易压力陡增
中美经贸关系面临变数
在特朗普的前任期内,他的政策淡化了美国在全球事务中的“面子”维护,更侧重于国内经济和实际利益,如推动制造业回流和吸引外资在美设厂。
因此,在与中国经贸往来方面,特朗普可能会延续前任期的做法,采取贸易壁垒、技术与出口管制、金融战和投资限制等手段。
这些措施可能会增加中美经贸关系的不确定性,但长期来看,其制裁力度将受到供应链压力和国际市场反制裁压力的限制。
供应链方面,大规模制裁中国企业可能导致美国企业难以找到替代的低成本供应商,推高生产成本;而国际市场上,中国可能采取反制裁措施,对美国商品造成压力。
对于中国而言,外部压力可能加速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转型,推动产业升级,并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同时,中国也将进一步挖掘和培育国内市场,提高市场活力和消费能力。
关税风险需持续关注
市场主流预期认为,特朗普再度当选后可能对华加征高额关税,对中国出口造成一定影响。特朗普一直将美国与中国的贸易逆差视为国家问题,并曾采取多项措施限制中国产品进口。
在关税政策方面,特朗普可能对进口商品,特别是来自中国的商品施加更高关税。
他曾表示考虑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至20%的关税,并针对中国商品征收60%或更高的关税。这些关税政策将对中国出口带来较大冲击,可能导致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份额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特朗普提出的新一轮加征关税税率远高于上轮上限,对中国出口的冲击可能明显扩大。如果政策出台后人民币贬值,可部分减轻出口压力,但又会加大资本外流风险。
物流费可能会短期内上涨
特朗普曾表示要重谈北美自贸协定等贸易协定,如果贸易协定发生变化,跨境电商企业需要重新适应新的贸易规则和运输要求。
一旦采取强化港口与海关的管理力度,提升货物检验的严格程度等措施,将对跨境电商的物流运输效率构成挑战,导致货物清关时间延长,物流成本和运输中的潜在风险随之增加。
同时,企业还可能面临更为严格的贸易限制与更为密集的监管措施,进一步增加了运营的不确定性。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大选中,支持共和党的富豪群体不仅显著集中于马斯克相关企业,还广泛分布在运输、金融及博彩等领域。
在挑战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历史表明,每一次危机都伴随着转机。面对可能到来的贸易壁垒和科技领域的挑战,中国可以借此机会加快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特朗普政府计划推出的大规模财政刺激措施也可能为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尽管部分国际资本可能流向美国,但这也为中国吸引外资提供了新思路。特别是在高科技、新能源等新兴领域,中美的合作潜力依然巨大。
此外,在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之际,中美高层外交可能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双方可通过对话来共同应对经济挑战。